公司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水处理>公司动态
全部 127 公司动态 111 行业动态 17

污水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原理详解

时间:2025-09-07   访问量:27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或极低氧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等无机物质和能源气体的过程。与好氧处理相比,其核心优势在于能耗低(无需曝气供氧)和可回收能源(甲烷),同时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更少。

一、核心原理:厌氧微生物的四阶段代谢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的本质是微生物通过多步酶促反应,逐步将复杂有机物降解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整个过程由四大类功能微生物协同完成,按反应顺序可分为四个紧密衔接的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

1.第一阶段:水解阶段

核心任务:大分子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在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溶解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特点是:水解是限速阶段,受温度、有机物组成、水解产物浓度等因素影响。

2. 第二阶段:酸化阶段

核心任务:将水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 、醇类、氢气和二氧化碳。

具体反应:

单糖 → 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占比 60%-70%);

氨基酸 → 丙酸、丁酸及少量氨氮(NH₃-N)。

关键特点:

反应速度快,通常与水解阶段同步进行(合称 “水解酸化阶段”);

产物以乙酸为主,同时会降低污水 pH 值(因有机酸积累),需后续阶段缓冲,避免抑制微生物活性。

3. 第三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

核心任务:将酸化阶段产生的非乙酸类挥发性脂肪酸(如丙酸、丁酸)、醇类 转化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

关键特点:

反应对环境敏感,需严格厌氧环境;

产物中的乙酸和 H₂是下一阶段产甲烷菌的核心 “食物”,因此该阶段是连接酸化与产甲烷的关键桥梁。

4. 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

作用微生物:产甲烷菌属于严格厌氧微生物(对氧气极其敏感,微量氧气即可抑制其活性),是整个厌氧处理的 “核心功能菌”。

核心任务:利用前一阶段产生的乙酸、H₂和 CO₂,最终生成甲烷,完成有机物矿化。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png

二、关键影响因素(工艺控制核心)

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直接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而微生物活性受以下核心因素影响:

1.温度

(1)中温消化:35-38℃,微生物活性高,应用广泛。

(2)高温消化:52-55℃,缩短反应时间,但热损失大、易产生臭味。

2.pH值:最佳范围是6.8-7.8,产甲烷菌对pH敏感,偏离会导致反应停滞。

3.氧化还原电位(ORP):产甲烷阶段需控制在-350至-400mV,初期培养不高于-300mV。

4.营养比:碳、氮、磷比例宜为200-300:5:1,缺乏时需补充。

5.有毒物质:硫化物、氨氮、重金属等需控制在阈值内。

6.水力停留时间(HRT):影响反应器稳定性,UASB反应器推荐上升流速1.25-3m/h。

7.有机负荷:中温消化常规工艺:2-3kgCOD/(m3·d);新型工艺(如UASB):5-15kgCOD/(m3·d)。

三、典型厌氧处理工艺及应用

根据反应器结构和运行方式,常见厌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适用于不同浓度和类型的污水:

1.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结构:反应器底部为厌氧污泥床(高浓度颗粒污泥,活性强),中部为悬浮污泥层,顶部为三相分离器(分离污水、污泥、沼气)。

工作原理:污水从底部向上流动,与污泥床中的颗粒污泥充分接触,有机物被降解为沼气;三相分离器将沼气收集、污泥回流、出水排出。

应用场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酿酒、造纸废水),COD 浓度通常为 1000-10000mg/L,处理效率可达 80%-90%。

2.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特点:UASB 的改进型,通过高流速进水(上升流速 2-10m/h,远高于 UASB 的 0.5-1.5m/h)使污泥床 “膨胀”,增强污水与污泥的传质效率。

优势:可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废水,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有机负荷更高(可达 20kg COD/(m³・d))。

应用场景:高浓度、高悬浮物废水(如屠宰废水、豆制品废水)。

3.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结构:由上下两个厌氧反应室串联组成,利用沼气上升产生的 “气提作用” 实现污水内循环,无需额外动力。

优势:占地面积小(仅为 UASB 的 1/4-1/3),有机负荷极高(可达 30-50kg COD/(m³・d)),适合处理超高浓度废水。

应用场景:啤酒、柠檬酸等高浓度有机废水(COD>10000mg/L)。

4. 厌氧滤池(AF)

结构:反应器内填充填料(如碎石、塑料蜂窝填料),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工作原理: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有机物被膜上的厌氧微生物降解,沼气从顶部排出。

应用场景:中低浓度有机废水(COD 500-5000mg/L),如生活污水预处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


文章关键词: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中温消化     高温消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厌氧滤池(AF) 

上一篇:化学沉淀工艺的原理及常见工艺应用

下一篇:常见工业废水特征及处理技术深度解析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