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一、化工行业水处理的技术挑战
石油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制备等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以下特征:
1.COD值普遍超过5000mg/L(部分炼油废水可达20000mg/L)
2.含苯系物、酚类、硫化物等难降解成分
3.水质波动大(pH值2-12)
4.高温工况(部分工艺废水达80℃以上)
二、专业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
1. 预处理技术创新
○高效破乳技术:采用纳米复合絮凝剂(SiO₂-Al₂O₃体系),破乳效率提升40%;
○多级气浮系统:集成DAF(溶气气浮)与CAF(涡凹气浮),油去除率>95%;
目前较为火热的絮凝剂主要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像山东鑫泰水处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水处理药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絮凝剂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酸胺等都是性能优异的、生产的热销产品。
2. 核心处理工艺
○催化氧化系统: 采用Fe-Cu双金属催化剂,H₂O₂投加量降低30%,COD去除率达85%
○MABR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相比传统MBR,能耗降低25%,污泥产率减少40% 典型运行参数:
3.深度处理方案
○特种RO膜元件:抗污染聚酰胺复合膜,耐受pH2-11,TDS去除率>98%
○电化学高级氧化:BDD电极体系,电流效率达65%
三、工程应用案例
某石化企业EPC项目:
○处理规模:5000m³/d
○工艺流程:"调节池→高效气浮→催化氧化→MABR→臭氧催化→回用"
○运行效果:出水COD<50mg/L;回用率>80%;运行成本4.2元/吨水。
四、技术发展趋势
1.智能化控制:
○基于PCA算法的多参数优化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在反洗周期预测中的应用
2.低碳技术:
○微藻-细菌共生系统碳减排技术
○厌氧氨氧化在含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新材料突破:
○石墨烯改性吸附材料
○耐酸碱性MOFs膜材料
五、总结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驱动产业升级
随着5G、物联网和生物技术的渗透,水处理领域将呈现三大趋势:
工艺智能化:通过数字孪生实现全流程模拟优化,预计2030年智能水处理系统覆盖率将超80%;
材料革命:石墨烯、MOFs等新型膜材料进入中试阶段,水通量有望突破100L/(m²·h);
能源自给:利用UASB反应器沼气发电和MVR余热回收,实现水处理设施能源自给率30%以上。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石油化工与化学工程领域的水处理技术正从污染控制向资源循环升级。通过工艺创新、装备迭代和智能赋能,行业正在构建“节水-减排-回用-资源化”的绿色发展范式,为全球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