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水处理药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处置进程中必需的化学药剂,经过运用这些化学药剂,可使水达到需要的质量要求。药剂选择是连接水质目标与工艺效果的核心环节,不当选择不仅会导致处理效率低下、运行成本激增,还可能引发设备腐蚀、二次污染等风险。水处理药剂包括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清洗剂、预膜剂、脱色剂、螯合剂、除氧剂等。
一、明确处理目标:划定药剂选择边界
水处理药剂的功能高度聚焦,选型的第一步需精准定义核心处理目标,避免功能错配。不同目标对应的药剂类型存在本质差异,具体分类如下:
(一)水质净化类目标
此类目标以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色度及部分有机物为核心,常见于原水预处理、污水处理前端工艺。
混凝剂:主要作用是破坏胶体稳定性,使微小颗粒凝聚成大絮体。主流产品包括聚合氯化铝PAC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和工业废水预处理。
助凝剂:用于强化混凝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常用产品为聚丙烯酰胺(PAM),需根据水质特性选择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型,例如高浊度水优先选用阴离子型 PAM,含油废水则适合阳离子型 PAM。
(二)系统保护类目标
针对管道、设备的结垢、腐蚀问题,以及微生物滋生引发的生物黏泥风险,需选择具备防护功能的药剂。
1、阻垢剂:通过螯合、分散作用抑制水垢形成,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反渗透系统。有机膦酸盐(如 ATMP、HEDP)耐温性强,适合高温循环水系统;聚羧酸类阻垢剂则因环保性好、无磷排放优势,成为低磷环保要求场景的首选。
2、缓蚀剂: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抑制腐蚀反应,保护碳钢、不锈钢、铜等设备材质。钼酸盐、硅酸钠等环保型缓蚀剂,更适合饮用水、食品工业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
3、杀菌剂:控制微生物繁殖,分为氧化性与非氧化性两类。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氧化性杀菌剂杀菌速度快,但易受有机物影响;季铵盐类、异噻唑啉酮类非氧化性杀菌剂,适合作为氧化性杀菌剂的补充,用于间歇式杀菌或抑制生物黏泥。
(三)深度处理类目标
此类目标聚焦于去除溶解性盐类、特定污染物(如重金属、高 COD),常见于中水回用、纯水制备工艺。
1、吸附剂:用于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活性炭可吸附水中色素、异味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离子交换树脂则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去除钙、镁、钠等离子,是软化水和纯水制备的核心药剂。
2、膜处理专用药剂:反渗透、纳滤系统需配套专用药剂,膜阻垢剂需避免含影响膜元件的成分(如游离氯、高浓度金属离子);膜清洗剂则需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如针对无机垢用柠檬酸清洗剂,针对有机物污染用碱性清洗剂。
二、解析水质特性:构建药剂适配依据
(一)选择水处理药剂的参考因素
1、水处理药剂的酸度
水处理药剂的酸度是比较关键的。酸性的药剂一般用于处理设备、或产品表面、管道清洗,所以酸度指标相当重要,这类药剂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会直接影响清洗效果和品质。
2、水处理药剂的水分
根据基本的药剂原则来说,水分越少越好,不过因为生产工艺的原因,要做到完全没有水分是不可能的。
3、不挥发的杂质
杂质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药剂的使用效果。在工业循环水中,药剂杂质过多会对水质产生污染。对于清洗用药剂来说,会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吸附在小产品表面,严重的可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杂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水处理药剂的毒性
毒性大的药剂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所以无毒、低毒是优质药剂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匹配应用场景:兼顾工艺与环境限制
即使处理目标与水质相同,应用场景的差异也会影响药剂最终选择,需综合考虑设备材质、工艺类型及环保要求。
(一)设备材质兼容性
不同材质对药剂的耐受性不同,选型时需避免药剂与材质发生不良反应。
1、碳钢设备:适合使用磷系、钼酸盐类缓蚀剂,避免使用高浓度酸性药剂(如盐酸),防止加速腐蚀。
2、不锈钢设备:需控制药剂中的氯离子含量,避免使用含氯氧化性杀菌剂(如次氯酸钠),可选用非氧化性杀菌剂(如异噻唑啉酮)。
3、铜及铜合金设备:适合使用唑类缓蚀剂(如苯并三氮唑 BTA),形成保护膜防止铜腐蚀。
(二)工艺类型适配性
不同水处理工艺对药剂的性能要求存在差异,需针对性选择。
1、循环冷却水系统:因水体循环使用,需选择缓蚀、阻垢、杀菌一体化的复合药剂,减少药剂种类,降低操作复杂度。
2、反渗透系统:药剂需满足 “无磷、无氮、低污染” 要求,膜阻垢剂需通过膜厂商兼容性认证,避免堵塞膜孔或损坏膜元件。
3、饮用水处理:药剂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如食品级聚合氯化铝、二氧化氯等,确保出水安全。
(三)环保与法规要求
环保政策对药剂排放提出严格限制,选型时需提前考虑。
1、低磷/无磷要求:需选用无磷阻垢剂(如聚环氧琥珀酸 PESA),避免磷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生物降解性:工业废水排放需选择易生物降解的药剂,如可降解型季铵盐杀菌剂,减少对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
结语
水处理药剂的选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以“目标为导向、水质为依据、场景为约束”,通过科学流程实现精准匹配。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与药剂技术的发展,未来选型还需兼顾绿色化、高效化与智能化,例如采用复合药剂减少投加种类,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动态调整投加量,推动水处理工程向低耗、环保、高效方向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