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具有较高的含水率,体积和重量较大。因此污泥需要采取措施脱除污泥中的水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降低污泥重量。污泥脱水去除的主要是污泥中的吸附水和毛细水,一般可使污泥含水率从99.2-99.8%左右降低至60%-85%,污泥体积减少至原来的1/5,大大降低后续污泥处理处置的处置难度和费用。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主要是热处理、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这三类污泥脱水方法从含水率降低程度和处理效率上有明显差异。
一、常见污泥脱水方法及效果对比
脱水类别 | 具体方法 | 核心原理 | 适用场景 |
自然干化脱水 | 干化场脱水 | 依靠自然蒸发、渗透和撇除等方式分离水分 | 气候干燥、少雨,低含水率污泥预处理 |
机械脱水 | 板框压滤机 | 依靠机械力高压挤压分离污泥中的水分,常用预处理方法如(投加混凝剂)改善脱水性能。 | 各种污泥,尤其适用于需要低含水率泥饼的场景。 |
带式压滤机 | 重力预脱水+辊轴挤压,连续运行 | 市政污水处理厂大规模污泥处理 | |
离心脱水机 | 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分离固液 | 污泥流动性较好的场景;要求处理效率高、占地小的项目 | |
热处理脱水 | 热力干化 | 高温加热,使水分蒸发 | 对污泥减容要求极高的场景;需将污泥制成染料或填埋的项目 |
二、污泥脱水选择建议
1、优先看“处理目标”:若需快速减量且预算充足,选热力干化;若仅需降低运输成本,机械脱水脱水(板框/带式)更划算。
2、结合“场地与气候”:土地充足、气候干燥的地区,可搭配自然脱水作为预处理;城市或工业密集区,优先用机械脱水节省空间。
3、考虑“污泥性质:”高粘度、高有机质的污泥(如食品厂污泥),需先调理再用板框压滤机;流动性好的污泥,离心脱水机更高效。
三、污泥脱水核心污染物类别及应对处理方法
污泥脱水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分液相(脱水滤液)、气相(恶臭与挥发性气体)和固相残留(脱水污染饼)三类,处理需针对不同形态污染物采用对应技术,核心是避免二次污染。
1、液相污染物成分主要是高浓度COD、BOD、氨氮、总磷,以及溶出的重金属(如:铜、锌、铬)和悬浮物(SS)。通常优先回流处理:直接将滤液回流至污水处理厂前端(如格栅、调节池),与原污水混合后一同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利用现有工艺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氮磷,无需额外新建处理设施,成本最低。
2、气相污染物成分以硫化氢、氨气为主,还可能含挥发性有机物和硫醇,浓度随污泥类型差异较大。采用源头控制末端收集处理的方式吸收低浓度恶臭,用生物滤池或活性炭吸附塔,成本较低且无二次污染。
3、固相污染物成分来源于脱水后污泥饼仍残留未完全去除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和病原体。处置前一般先降低污染物活性,常用化学稳定法或生物稳定法。
四、污泥脱水处理原则
1、优先依托现有设施:如滤液回流至原有污水处理系统,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成本。
2、分质分类处理:工业污泥(如化工、印染污泥)的滤液和气相污染物浓度更高,需比市政污泥增加预处理环节(如重金属沉淀、VOCs 氧化)。
3、全流程密闭:从污泥输送、调理到脱水,尽量采用密闭设备和管道,减少无组织排放,尤其控制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