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生产过程副产物主要是指净水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产物,按照产生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生产过程自身产生的副产物,例如生产废水及生产污泥;二是原水中没有,但在工艺过程中投加某些药剂(如消毒剂、铝盐、PAM)而在水中残留的副产物。因此生产过程副产物包括消毒副产物、生产废水及生产污泥、铝、丙烯酰胺等指标。
净水厂生产废水含有较多的悬浮固体、较高的有机物,并且浓缩了原水中含有的原生动物。如直接排入江河水体,会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废水中的污泥含水率很高,呈凝胶状,质轻且蓬松,常处于半流化状,直排水体会危害环境,最终威胁人类健康。如果水厂的生产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上清液回流,可能会导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富集等安全性问题,因此,回流水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一、生产过程自身产生的副产物的危害性
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泥是净水厂生产过程中自身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其中蕴含的精细化工相关物质会带来多方面危害。
生产废水往往含有未完全反应的精细化工药剂成分、原水中的污染物与药剂反应后的中间产物等。若这些废水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比如,废水中可能残留的部分精细化工有机物高化学需氧量COD,具有生物毒性和难降解性,会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同时,这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鑫泰水处理生产的高效COD去除剂XT-12对原水温度、浊度、碱度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适应性强,对去除水中的COD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无污染,适用于各类工业废水处理。
生产污泥则更为复杂,它富集了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胶体物质以及大量精细化工药剂的残留物,如铝盐、PAM(聚丙烯酰胺)的水解产物等。若污泥处置不当,例如随意堆放,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随着雨水渗透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中的铝离子超标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而 PAM 的残留单体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可能通过土壤进入农作物,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污泥在堆放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恶臭气体,影响周边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工艺过程中投加药剂产生的残留副产物的危害性
净水厂在工艺过程中投加的消毒剂、铝盐、PAM 等精细化工药剂,会产生一些残留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同样具有显著的危害性。
消毒剂的使用是净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其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会生成一系列消毒副产物。例如,氯气消毒会产生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三卤甲烷类物质,以及卤乙酸等。这些消毒副产物大多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 “三致” 效应,长期饮用含有此类副产物的水,会增加人体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同时,部分消毒副产物还具有异味和刺激性,影响水的口感和饮用舒适度。
铝盐作为常用的混凝剂,在净水过程中会残留一定量的铝离子在水中。长期摄入过量的铝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等疾病。此外,铝离子在水体中积累,也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厂常用铝盐作为混凝剂,混凝后的铝盐呈不溶性而沉淀或滤去。此过程也不可避免铝残留在水中。医学方面的报告表明人体摄入铝量过多对健康极为不利。因铝可积累于人体脑组织及神经原细胞内,使人思维迟钝,判断能力衰退,甚至导致神经麻痹。在一些神经性疾病(如退化性脑变性症、老年性痴呆等病症)的患者身上发现他们脑组织内的铝含量要高于正常人。出厂水中铝的沉积也带来许多问题:铝质在输配水管网中沉积下来,降低管网的输水能力,增加饮用水浊度,削弱消毒效果。微生物大量繁衍,恶化了水质。同时水处理产生的高铝含量污泥又带来铝向天然水体的排放问题。
聚丙烯酰胺主要是水厂净化常用的絮凝剂或助凝剂。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残留单体为丙烯酰胺。IARC将丙烯酰胺划为2B组致癌物,根据其模型得出饮用水中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05μg/L、0.5μg/L、5μg/L时,患癌危险度为10-6、10-5、10-4。
上一篇:污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分析
下一篇:景观废水的污染物来源及水处理配方